一廢舊物資回收公司被罰600萬元 查看:3633 次 來源:互聯網 發布:2017-12-7 |
一種對智慧和責任的考驗,一場偷稅勢力和反偷稅力量的較量,一切都從一個小小的倉庫開始。近日,桐鄉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查辦了一起“克隆”發票案件,變名虛開仍難逃稽查重拳出擊。
實地突查 疑點初現 今年,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下發案源,桐鄉市國家稅務局稽查局狠抓廢舊物資行業稅收專項檢查,全面打擊發票違法犯罪。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,是注冊資金只有20萬元的小規模公司,增值稅電子底賬系統顯示,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曾在2015年收受了來自徐州M木業公司等4家企業開具的貨物名稱為芯板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共計76份,價稅合計約為800萬元,幾乎所有的發票都顯示出,貨物的下游,即銷售方向均是上市企業,而上市企業特別重視上游供貨商的貨物鏈條,因此,檢查人員根據經驗判斷,貨物的銷項部分應該不存在問題,那么會不會是貨物進項出了問題? 帶著疑問,今年7月,檢查人員對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的倉庫進行了突擊檢查。在該公司倉庫中,檢查人員看到了泡沫板等廢舊物資,但值得注意的是,倉庫中并未看到從上游木業公司購入的芯板等木業貨源。顯然,電子底賬系統中查詢到的進項貨物并沒有出現在該公司的倉庫里,那么從上述4個木業公司購進的芯板到底去哪里了呢,經驗告訴檢查人員,這次的案件絕對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。 外調內查 順藤摸瓜 今年8月,檢查組來到江蘇徐州市豐縣對上述4家木業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真實信息進行調查核實。江蘇省稅收征管系統收集的這4家企業的稅務登記信息和發票使用信息,直接證實了上述發票確實是由上述4家木業公司領用并開具的,可是令檢查組詫異的是:征管系統上顯示的76份涉案發票上的購貨方竟然均不是案件的主角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,而是桐鄉市H木業有限公司。 難道桐鄉市H木業有限公司才是真正的購貨方?檢查組撤回桐鄉,對意外出現的桐鄉市H木業有限公司進行調查取證,發現該公司根本沒有取得過上述號碼的增值稅專用發票。晴天霹靂,檢查人員一時間手足無措: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購貨方? 不知如何下手,不如重起爐灶。檢查人員隨即調取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近3年來的認證數據、申報抵扣情況與財務賬簿、憑證,一鼓作氣進行詳細的檢查。從該公司的賬簿資料和發票抵扣聯上顯示的信息來看,該公司收到的是來自徐州F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開具的貨物名稱為舊泡沫的發票。也就是說同一張發票,在票面、底賬系統、稅收征管系統三者上有著不一樣的“外衣”,看著手里的76份發票,檢查人員反復仔細地比對票面和電子底賬系統里的開票信息,76份涉案發票的發票號碼、代碼、購貨方識別號、開票日期、金額、稅額等內容一致,而銷售方中文名稱、貨物名稱、地址、電話、開戶行及賬號等漢字信息均不一致,其中的漢字信息被三番兩次“貍貓換太子”。 檢查組認定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收受的4家廢舊物資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均為假票,套用了4家木業公司開具的發票的“七要素”信息:購貨方、銷貨方稅號、開具日期、發票代碼、號碼、金額和稅額,完成了“變票”的程序。 至此,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利用虛開的假票偷稅的行為昭然若揭。在如山的鐵證面前,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啞口無言,隨即表示對檢查組查處的違法事實認定無異議。依照稅法,桐鄉市國稅局認定桐鄉市L廢舊物資回收有限公司的行為已屬于偷稅,并處補繳增值稅、所得稅、滯納金和罰款共約600萬元的決定。 |
上一篇:報廢車已進入高峰期 綠色回收目前很重要 下一篇:一廢品站回收廢舊液化氣瓶氧現場割倒賣 存嚴重安全隱患被查 |